“汽車+元宇宙”激起產業創新火花
上海西北部,曹安公路嘉松北路附近,一個二手車交易市場正在經歷“騰籠換鳥”:這片近50畝的土地正被改造成一個汽車元宇宙產業園,探索在汽車“新四化”關鍵技術研發、零部件生產和智能制造乃至汽車營銷推廣等方面引入元宇宙技術。目前,這個名為元創灣的園區已有多家企業入駐,預計8月底正式投入運營。
從買賣二手車到研發元宇宙技術,這種“連跨數級”的產業轉型升級樣本,背后體現了上海汽車產業發展的新風向:讓整條汽車產業鏈切入元宇宙這條“新賽道”。在“汽車城”嘉定,“汽車+元宇宙”的組合,激起了怎樣的創新火花?
汽車和元宇宙互相成就
日前,位于曹安公路4801號的上海同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實驗室內,軟件工程師正在為某款線控底盤系統進行剎車測試。實驗室內陳設簡單,僅有一套桌椅、一臺電腦、數個轉接器和數根導線,以及待測試的線控制動系統。在這里,完全看不見實體汽車。
“車在屏幕上,在我們的汽車電子工具鏈軟件TSMaster里。”40歲的公司首席執行官莫莽指了指電腦屏幕。通過工程師對各種參數的調整,這款軟件可模擬車輛在不同速度、載重情況下的制動表現,還能通過智能算法模擬雪地、冰面、砂石路面等各種極限工況,獲得制動數據后再對線控底盤系統進行調整優化。
“通過虛擬仿真技術,我們在實驗室里就能模擬各種工況,大幅提高研發效率。”莫莽告訴記者,對汽車新技術研發來說,元宇宙帶來的是研發模式的革新,目前已有超千家企業使用TSMaster這款軟件。
在位于嘉定安亭的綠地經濟城內,與同星智能科技一樣,將元宇宙技術引入汽車產業鏈的企業已有數家。在綠地經濟城總經理陳利看來,汽車和元宇宙,二者能互相成就。
一來,元宇宙需要汽車。由于技術體系復雜、投入成本高、商業化路徑不清晰等原因,大多數元宇宙產品及解決方案仍然停留在“看”的階段,短時間內難以形成商業閉環。“簡而言之,就是概念和技術有了,缺場景。‘新汽車’產業,是能讓元宇宙落地的絕佳場景。”
二來,汽車也需要元宇宙。在“軟件定義汽車”的行業語境下,決定汽車好壞的不再是馬力大小等機械性能,而是軟件技術。“未來汽車是一個移動的生活空間,類似于手機的智能終端,涉及的多項智能網聯技術,都需要元宇宙等新技術去賦能。”
多個環節已有實際應用
“新產業”當然需要“新概念”,但只有“新概念”無法形成“新產業”。在元宇宙領域,上海近年來已在具體布局,重點工程、主要任務、應用場景、關鍵技術等逐漸明晰,其中多項指標均明確指向上海的支柱產業之一——汽車。
在安亭,目前汽車產業鏈上的不同環節都開始嘗試應用元宇宙技術,并已取得不錯的效果。莫莽告訴記者,汽車生產車間內一直有個行業痛點:車輛組裝期間需進行程序自檢,該過程會消耗汽車蓄電池的電量,導致部分汽車蓄電池電量不足。“通過應用工業軟件,可用數字孿生的方式實時檢測流水線上車輛的蓄電池電量,為生產線進行能耗管理提供數據支撐。目前,該技術已應用于知名車廠的生產線。”
零部件檢測階段,同樣能用到元宇宙技術。中恒創科(上海)工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不久前落戶安亭,公司項目總監楊筱雯告訴記者,“新汽車”的標志之一是集成了多種人機交互技術的智能座艙,其中涉及大量精密電子元器件的生產和檢測。“我們的主營業務之一是基于工業視覺的檢測,通過線激光的3D輪廓掃描和高倍相機掃描對零部件進行3D建模,能實現微米級的測量和檢測,建模效率比傳統工藝提高了20倍以上。”
在整車下線后的營銷推廣環節中,元宇宙技術也能大顯身手。日前,在位于安亭的上海國際短視頻中心內,一個攝制組正在給一款新車型拍攝視頻廣告,但攝影棚里根本沒有車。“通過全息投影技術和虛擬拍攝,可以讓車‘上天入地’,還能根據客戶需求隨意調整車輛配置和配色,既節約了成本,還讓用戶體驗感更好。”上海華譽名亭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杰說。
四個方向引育優質項目
在安亭鎮黨委書記嚴健明看來,安亭鎮域內傳統造車企業體量龐大,“大象轉身”并不容易,“新汽車”既是傳統車企轉型升級的出路,同時也是元宇宙的重要入口。
記者了解到,元創灣總投資5億元,園區將通過元宇宙技術和安亭汽車產業的結合,建設汽車元宇宙研究院等機構,引育一批汽車元宇宙企業,遠期產業規模有望突破千億元。目前,中恒創科等一批項目已落地。
結合元宇宙產業鏈和安亭的產業基礎,未來元創灣將在四個方向上引育優質項目:元宇宙+智能座艙,將聚焦車載芯片、域控制器、車載操作系統等領域;元宇宙+智能制造,將聚焦數字開發、建模仿真等工業軟件研發;元宇宙+汽車營銷,將聚焦沉浸式展廳、虛擬試駕等領域;元宇宙+汽車文化,將聚焦虛擬汽車賽事等領域。
“‘新汽車’的興起,對我們有很強的促進作用。不論是‘新汽車’還是元宇宙,都是全新的賽道,在這些賽道上沒法跟著別人尾燈前進。只有扎實推進研發和原始創新,才能在新賽道上闖出新路。”莫莽說。記者 茅冠雋